石家庄专业回收二手锂电池公司
三元锂电池回收一吨多少钱哪里有收购报废

唐山地区收购锂电池公司 报废锂电池回收电话

唐山地区收购锂电池公司 报废锂电池回收电话,路北区、路南区、古冶区、开平区、丰南区、丰润区、曹妃甸区、滦南县、乐亭县、迁西县、玉田县、遵化市、迁安市、滦州市 

锂电池的回收处理流程是一套从 “回收收集” 到 “资源再生” 的全链条标准化流程,核心目标是安全处置风险(如鼓包、漏液)、最大化提取可循环资源(锂、钴、镍、铜等)、最小化环境污染。根据电池类型(如消费类锂电池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)和处理阶段,流程可分为前端回收收集、中端预处理、后端资源再生三大核心环节,具体步骤如下:

一、前端:回收收集环节(流程起点,确保 “应收尽收”)

该环节的核心是 “将分散的废旧锂电池集中收纳”,避免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(如黑作坊),主要分为回收渠道、分类暂存、运输三步:

1. 回收渠道:按电池来源分类收集

不同场景的废旧锂电池,通过对应的合规渠道集中:

 

  • 消费类锂电池(手机、充电宝、笔记本电池):个人通过 “品牌官方门店(如苹果、华为线下店)、社区有害垃圾收集箱、第三方回收网点(如格林美社区站)” 交投,回收方统一归集;
  • 动力电池(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):车企 4S 店、电池厂商(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)回收网点、专业回收企业(如邦普循环)上门对接,从车企 / 车主手中回收退役电池;
  • 工业类锂电池(储能电站、设备电池):回收企业与工业用户签订协议,定期上门回收,确保电池从退役到回收 “零闲置暴露”。

2. 分类暂存:按电池特性分区存放

回收后的锂电池需先 “分类筛选”,避免不同类型电池混存引发风险,暂存要求严格:

 

  • 按类型分:将三元锂电池(含钴、镍)、磷酸铁锂电池(无钴镍)、锂原电池(如纽扣电池)分开存放,因不同电池的化学特性不同(如三元电池更易析锂,需更低温环境);
  • 按状态分:将 “无风险电池”(外观完好、无鼓包漏液)与 “高风险电池”(鼓包、漏液、曾受撞击)分区,高风险电池需单独放入防爆暂存柜,且存放时间不超过 72 小时;
  • 环境要求:暂存仓库需通风、恒温(15-25℃)、远离火源 / 热源,配备灭火器、防泄漏托盘(防止电解液渗漏污染地面)。

3. 合规运输:专业资质保障安全

暂存后的锂电池需运输至后端处理工厂,运输过程需符合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》:

 

  • 资质要求:运输车辆需具备 “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”,驾驶员需持 “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”;
  • 包装要求:单个电池需用绝缘膜包裹(防止短路),批量电池放入防爆周转箱(材质为阻燃塑料或金属),箱内填充缓冲材料(如泡沫),避免运输颠簸导致电池碰撞损坏;
  • 路线要求:避开人员密集区、高温路段,运输途中实时监控箱内温度 / 湿度,若出现温度异常(如超过 30℃),需立即停靠至安全区域处理。

二、中端:预处理环节(去除杂质,为再生做准备)

该环节是 “连接收集与再生的关键”,通过物理手段去除电池中的无效成分(如外壳、塑料、电解液),分离出可进一步处理的 “核心材料”,主要包括拆解、放电、破碎分选三步:

1. 安全放电:消除电池剩余电量(避免短路起火)

废旧锂电池通常残留部分电量(即使外观失效),直接拆解可能因短路引发自燃,需先 “安全放电”:

 

  • 方式:主流采用 “物理放电法”—— 将电池接入专用放电设备,通过电阻负载缓慢消耗电量(放电电流控制在 0.1C 以下,C 为电池额定容量,如 2000mAh 电池,放电电流≤200mA);
  • 标准:放电至电池电压≤0.5V(三元锂电池)或≤1.0V(磷酸铁锂电池),确保内部无剩余电能,放电过程中实时监测电池温度,若超过 40℃立即停止。

2. 拆解:分离电池外壳与内部结构

放电后的电池进入自动化拆解线,按 “先外后内” 顺序拆解,避免人工接触危险成分:

 

  • 第一步:拆外壳:通过机械臂夹持电池,用激光切割 / 刀片划开外壳(金属外壳如铝壳、钢壳)或剥离塑料外壳(如充电宝电池组外壳),分离出 “外壳材料”(铝、钢、塑料,单独回收);
  • 第二步:拆内部组件:打开外壳后,分离出 “电芯组、电路板、连接线”—— 电路板(含铜、银等)单独归集,连接线(铜线 / 铝线)分类收纳,核心保留 “电芯”(电池的能量存储单元,是后续再生的关键)。

3. 破碎与分选:分离电芯中的不同材料

电芯由 “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、隔膜、电解液” 组成,需通过破碎和物理分选,将这些成分分开:

 

  • 破碎:电芯送入 “惰性气体保护破碎设备”(充入氮气,防止破碎时金属摩擦起火),先经粗碎机破碎成 5-10mm 的颗粒,再经细碎机破碎成 1-3mm 的粉末;
  • 分选:通过多步物理分选,分离不同材料:
    • 重力分选:利用 “正极粉末(密度大,如钴酸锂密度 3.8g/cm³)” 与 “负极粉末(密度小,如石墨密度 2.2g/cm³)” 的密度差异,通过重力筛分离;
    • 磁选:利用 “铜箔(金属,可被磁铁吸附)” 与 “铝箔(非磁性)” 的差异,通过磁选机分离铜箔、铝箔;
    • 风选:利用 “隔膜(轻质塑料,密度 0.9g/cm³)” 与其他材料的重量差异,通过风选机将隔膜吹离,单独收集(隔膜可焚烧发电或再生处理);
    • 电解液处理:破碎过程中挥发的电解液(如碳酸二甲酯),通过设备冷凝回收,或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达标排放(避免直接挥发污染空气)。

 

最终,预处理环节会得到 “正极粉末(含锂、钴、镍)、负极粉末(含石墨)、铜箔、铝箔、塑料 / 隔膜” 等几类核心物料,进入后端再生环节。

三、后端:资源再生环节(提取可循环资源,实现 “变废为宝”)

该环节是回收处理的 “核心目标”—— 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,从预处理得到的物料中提取高纯度资源,用于生产新电池或其他工业产品。根据电池类型(三元锂电池、磷酸铁锂电池),再生工艺分为湿法回收干法回收两大类:

1. 湿法回收(主流工艺,适用于三元锂电池)

三元锂电池含高价值的钴、镍、锂,湿法回收通过 “化学溶解 - 提纯” 实现资源高效提取,流程如下:

 

  • 第一步:浸出:将 “正极粉末” 投入反应釜,加入硫酸(或盐酸)作为浸出剂,同时加入氧化剂(如双氧水),在 80-90℃温度下搅拌反应 2-4 小时 —— 正极材料中的金属氧化物(如 LiCoO₂、LiNi₁₋ₓᵧCoₓMnᵧO₂)溶解为金属离子(Li⁺、Co²⁺、Ni²⁺、Mn²⁺),形成 “浸出液”;
  • 第二步:除杂:向浸出液中加入氢氧化钠、碳酸钠等试剂,调节 pH 值,使杂质离子(如 Fe³⁺、Al³⁺)形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,通过过滤去除,得到 “纯净的金属离子溶液”;
  • 第三步:分离提纯:采用 “萃取 - 沉淀” 工艺,分离不同金属离子:
    • 萃取:加入专用萃取剂(如 P204、P507),利用不同金属离子在萃取剂中溶解度的差异,依次分离出钴、镍(如先萃取钴离子,再萃取镍离子);
    • 沉淀:向含锂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,生成碳酸锂沉淀(Li₂CO₃),过滤后得到 “工业级碳酸锂”;
  • 第四步:精制:将分离出的钴、镍沉淀(如氢氧化钴、氢氧化镍)、碳酸锂进一步提纯(如通过重结晶、焙烧),得到 “电池级原料”(如电池级碳酸锂纯度≥99.5%,电池级硫酸钴纯度≥99.8%),可直接用于生产新锂电池的正极材料。

2. 干法回收(新兴工艺,适用于磷酸铁锂电池)

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钴、镍,资源价值相对较低,干法回收以 “物理高温处理” 为主,更注重环保与成本控制,流程如下:

 

  • 第一步:低温焙烧:将 “正极粉末” 放入焙烧炉,在 300-400℃低温下加热 1-2 小时,去除粉末中的残留有机物(如粘结剂)和水分,避免后续高温处理时产生有害气体;
  • 第二步:高温还原:将焙烧后的粉末转入高温炉,在 800-900℃下通入还原性气体(如氢气、一氧化碳),使磷酸铁锂(LiFePO₄)分解为 “磷酸锂(Li₃PO₄)、氧化铁(Fe₂O₃)”;
  • 第三步:分选与提纯:通过 “磁选” 分离出氧化铁(可用于钢铁冶炼),剩余的磷酸锂粉末用去离子水溶解,过滤后得到 “磷酸锂溶液”,再加入碳酸钠沉淀出碳酸锂(流程同湿法);
  • 第四步:石墨再生:预处理得到的 “负极粉末(主要成分为石墨)”,经高温纯化(去除残留粘结剂和杂质)后,可重新加工为 “再生石墨”,用于新电池的负极材料。

四、尾端:环保处理环节(处理废弃物,实现 “零污染排放”)

回收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弃物(如浸出废渣、废气、废水),需通过专门环保工艺处理,确保达标排放:

 

  • 废水处理:湿法回收产生的 “浸出废水、清洗废水”,经 “中和沉淀(去除重金属离子)→ 过滤 → 反渗透(提纯水资源)” 处理,达标后部分循环利用(如用于浸出环节),剩余部分排放至市政污水处理厂;
  • 废气处理:焙烧、破碎过程中产生的 “粉尘、有机废气”,经 “布袋除尘(除粉尘)→ 活性炭吸附(除有机废气)→ 喷淋塔(除酸性气体)” 处理,符合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后排放;
  • 废渣处理:除杂环节产生的 “杂质沉淀、无法回收的残渣”,经检测若含重金属(如铅、汞),需交由 “危险废物处置企业” 进行固化 / 稳定化处理后安全填埋;无重金属的废渣(如塑料残渣)可焚烧发电(需符合环保标准)。

总结:锂电池回收处理流程的核心逻辑

整个流程围绕 “安全→高效→环保” 展开:

 

  1. 前端通过 “分类收集 + 合规运输”,规避电池在流转中的安全风险;
  2. 中端通过 “放电 + 拆解 + 分选”,去除无效成分,为资源再生 “减负”;
  3. 后端通过 “湿法 / 干法再生”,最大化提取锂、钴、镍等稀缺资源,实现 “资源循环”;
  4. 尾端通过 “环保处理”,确保全流程无二次污染。

 

这套流程不仅解决了废旧锂电池的 “安全处置” 问题,更通过资源再生减少了对原生矿产的依赖(如每回收 1 吨三元锂电池,可提取约 0.2 吨钴、0.15 吨镍、0.08 吨锂),是推动 “双碳” 目标和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