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旧锂电池回收公司常年收购锂离子电池厂家
报废锂电池回收价格2022年锂电池收购

雄安新区 容城县 安新县 雄县 报废锂电池回收

雄安新区 容城县 安新县 雄县 报废锂电池回收 

报废锂电池的预处理是后续资源化回收(如提取锂、钴、镍等金属)或安全处置的关键环节,核心目标是消除安全隐患(如避免起火爆炸)、去除杂质、实现物料分离,为后续工艺奠定基础。根据锂电池的类型(如三元锂电池、磷酸铁锂电池)和回收工艺差异,预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预处理和化学预处理两大类,具体方法及操作规范如下:

一、物理预处理方法(核心:安全拆解与物料分离)

物理预处理是报废锂电池预处理的主要环节,通过机械、物理手段实现 “电芯 - 外壳 - 电解液 - 电极材料” 的分离,且全程需控制温度、避免短路,防止安全事故。

1. 拆解(Disassembly):分级去除外部结构

拆解是预处理的第一步,需按 “模块 / PACK→单体电芯→电芯内部组件” 的顺序分级进行,避免暴力拆解导致电芯破损、电解液泄漏或短路。

 

  • 一级拆解(PACK / 模块拆解)
    • 针对电动车动力电池组(PACK)或储能电池模块,先拆除外部连接线、固定支架、冷却系统等非电池结构件,分离出独立的单体电芯(如圆柱型、方形、软包电芯)。
    • 操作要求:使用绝缘工具(如绝缘螺丝刀、无火花扳手),避免金属工具触碰电极造成短路;拆解环境需通风,防止可能泄漏的电解液挥发气体积聚。
  • 二级拆解(单体电芯拆解)
    • 针对不同形态的单体电芯,采用差异化方法:
      • 方形 / 圆柱电芯:先去除金属外壳(如铝壳、钢壳),需使用专用切割设备(如激光切割、低速锯),避免切割过程中产生高温或火花;
      • 软包电芯:通过机械剥离去除外部铝塑膜,操作时需轻柔,防止刺穿内部电极卷芯。
    • 核心目标:分离出电芯内部的电极卷芯(正极、负极、隔膜) 和电解液

2. 放电(Discharging):消除电芯残余电量(关键安全步骤)

报废锂电池通常残留一定电量(如 30%-50%),若直接拆解或破碎,易因电极短路引发起火爆炸,因此必须先进行 “安全放电”。

 

  • 常用方法
    • 湿法放电:将单体电芯浸泡在中性电解质溶液(如 0.1mol/L 的硫酸钠溶液)中,通过离子导电实现缓慢放电,放电时间通常为 2-12 小时,直至电芯电压降至 0V 以下(确保无残余电荷);
    • 干法放电:采用专用放电设备(如电阻负载放电仪),通过可控电阻消耗电芯电量,适用于批量处理,需严格控制放电电流(避免局部过热)。
  • 注意事项:放电过程中需实时监测电芯温度(若超过 40℃需暂停),湿法放电后需将电芯干燥,避免后续工艺中水分影响。

3. 破碎与分选(Crushing & Sorting):分离电极材料与杂质

放电后的电芯需通过破碎实现 “电极材料 - 隔膜 - 金属外壳” 的分离,破碎过程需控制粉尘和温度,避免二次安全风险。

 

  • 破碎工艺
    • 初级破碎:使用颚式破碎机或剪切式破碎机,将电芯破碎至 5-20mm 的颗粒,分离出金属外壳(铝、钢);
    • 次级破碎:使用锤式破碎机或球磨机,将初级破碎产物破碎至 0.1-1mm 的细粉,使电极材料(正极活性物质、负极石墨)与隔膜分离。
  • 分选工艺
    • 气流分选:利用不同物料的密度差异(如正极材料密度约 3.5g/cm³,隔膜密度约 0.9g/cm³),通过气流将轻质隔膜与重质电极材料分离;
    • 磁选:若电芯中含有铁质部件(如圆柱电芯的钢壳),通过磁选机去除铁杂质;
    • 静电分选:利用正极材料(金属氧化物)与负极材料(石墨)的导电性差异,通过静电场实现正、负极材料的分离。

4. 干燥(Drying):去除水分与残留电解液

破碎分选后的电极材料可能吸附水分(如湿法放电后)或残留电解液,需进行干燥处理,避免后续化学提取时水分与试剂反应(如产生氢气)或电解液影响纯度。

 

  • 常用设备:真空干燥箱、热风循环干燥机;
  • 工艺参数:温度控制在 80-120℃,真空度 0.08-0.1MPa,干燥时间 2-4 小时,直至材料含水率低于 0.5%。

二、化学预处理方法(辅助:提纯与杂质去除)

化学预处理通常用于物理分选后的电极材料,目的是去除表面杂质(如粘结剂、残留电解液),或对材料进行初步提纯,为后续 “湿法冶金”(如酸浸提取金属)做准备。

1. 脱脂 / 除粘结剂(Degreasing & Binder Removal)

电极材料(如正极)表面通常涂覆粘结剂(如聚偏氟乙烯 PVDF),若不去除会影响后续金属提取效率,常用方法包括:

 

  • 溶剂法:使用有机溶剂(如 N - 甲基吡咯烷酮 NMP、丙酮)浸泡电极材料,溶解 PVDF 等粘结剂,浸泡后通过过滤、离心分离溶剂与固体材料(溶剂可回收复用);
  • 高温焙烧法:在惰性气氛(如氮气)或空气氛围中,将电极材料加热至 400-600℃,使粘结剂碳化或燃烧分解(空气氛围需控制温度,避免正极材料氧化),焙烧后通过粉碎去除碳渣。

2. 电解液去除(Electrolyte Removal)

电解液(如碳酸酯类溶剂 + 锂盐)若残留于材料中,会腐蚀设备或影响提取纯度,可通过以下方法去除:

 

  • 真空蒸馏法:在真空条件下(0.001-0.01MPa)加热至 150-200℃,使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蒸发,锂盐(如 LiPF₆)分解为易挥发成分(如 PF₅),通过冷凝回收溶剂;
  • 水洗法:对于水溶性锂盐,可通过去离子水浸泡、搅拌,使锂盐溶解于水中,再通过过滤分离水相(含锂)与固相(电极材料),水相可后续回收锂。

三、预处理过程中的核心注意事项

  1. 安全防护

    • 操作人员需穿戴绝缘手套、防化服、护目镜,避免电解液(腐蚀性)接触皮肤;
    • 预处理车间需配备通风系统(排出电解液挥发气体)、灭火设备(如干粉灭火器、二氧化碳灭火器,禁止用水扑灭锂电池火灾);
    • 破碎、放电环节需设置温度、压力监测装置,一旦出现异常(如温度骤升、气体泄漏)立即停机。
  2. 环保要求

    • 电解液、清洗废水(如湿法放电、溶剂法除粘结剂产生的废水)需集中收集,经处理(如蒸馏回收溶剂、化学沉淀除重金属)达标后排放;
    • 破碎产生的粉尘需通过布袋除尘器收集,避免粉尘扩散污染环境;
    • 焙烧过程若产生废气(如粘结剂燃烧产生的 VOCs),需经活性炭吸附或焚烧处理后排放。
  3. 工艺适配性

    • 预处理方法需与后续回收工艺匹配:例如,若后续采用 “湿法冶金” 提取金属,可优先选择湿法放电 + 水洗除电解液;若采用 “火法冶金”,则可简化除粘结剂步骤,通过高温焙烧同步去除。